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-尊龙ag旗舰厅官网

麻疹防治知识

时间:2014-05-26 1831 | 来源:

分享到:

         麻疹,俗称“疹子”、“麻子”,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多发生于冬春两季。临床表现以发热、流涕、打喷嚏、咳嗽、眼结膜炎、口腔黏膜出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等为主。麻疹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。
        (一)传染源
    病人为麻疹唯一的传染源。该病传染性极强,一般认为出疹前后4天均有传染性,易感者直接接触后90%以上可得病。
        (二)传播途径
   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(如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时)直接传播。
        (三)易感人群
     凡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麻疹病人后,均易被感染而发病。麻疹以小儿多见,6个月-5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,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具有母递免疫力,极少发病。麻疹病人恢复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,极少会第二次感染。
        (四)临床表现
    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-12天。典型病程可分为三期:即前驱期、出疹期、恢复期。
未接种过麻疹或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未成功的人患麻疹时,几乎全部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经过。
  1、前驱期(出疹前期):一般3-5日。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,发热多在38-39度,同时伴结膜充血、畏光、流泪、打喷嚏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。精神差、食欲减退、患儿易烦躁、哭闹、少数有呕吐或腹泻。发热后2-3天,两侧颊黏膜上可见0.5-1毫米的小白点,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红晕,称麻疹黏膜斑,又称柯氏斑。
  2、出疹期:发热3-4日后,开始出现皮疹。首先耳后发际,继之面颈部也有,再向躯干及四肢扩张,最后达手足心。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,压之退色,直径约2毫米—5毫米,大小不等,开始散在皮疹多,融合者少,逐渐互相融合不规则的片状,颜色也越来越深。此期体温可达40度以上,持续数日,全身中毒症状更重,精神萎靡,终日昏睡,不思饮食,眼面水肿,干咳声嘶。
  3、恢复期:皮疹出齐出透后,体温开始下降,1-2日即降至正常,全身情况也随之改善。皮疹在退热后2-3日消退,初留浅褐色斑痕或同时伴有少量糠麸样脱屑,经1-2周开始完全消失。褪疹时的顺序同出疹,自上而下,自中心向末梢。   
      (五)预防措施
       1、接种疫苗: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。麻疹疫苗属国家计划免疫范畴,接种免费。孩子8个月时接种第一次,1.5-2岁加强一针。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,可进行应急接种预防麻疹。
       2、控制传染源:加强对病人的管理,坚持早发现,早诊断,早隔离,早治疗。发现病人后应严格隔离至出疹后4天,如有并发症时应延长至10天。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。
       3、切断传播途径:常晒被褥、衣物、玩具等,常晒太阳,注意开窗通风换气,室内保持清洁。
      (六)治疗与护理
一般病人应在家隔离对症治疗至出疹后4天。具体要做到:保持空气流通,室内要温暖,不要让病人着凉;让孩子多喝水,给予其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.

网站地图